亚洲天堂2017无码,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攀枝花市鹽邊縣人民政府網站歡迎您!  今天是: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三農服務 > 惠農政策

惠農政策

積極探索共同富裕試驗區典型經驗 加快攀西“農業強縣”建設行動方案 (2023-2025) 征求意見稿)

發布時間:2023-05-09 來源:鹽邊縣農業農村局 選擇閱讀字號:[ ] 閱讀次數: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高標準謀劃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高品質建設和美鄉村,高效率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全面落實農業強省建設重大戰略部署,主動融入攀枝花市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聚焦釩鈦首縣、滋味鹽邊發展定位,以現代農業園區創建為抓手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實施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全力構建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打造攀西“農業強縣,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二)目標任務

到2025年,農業農村基礎更加穩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強勁發展,鄉村發展活力不斷增強,鄉村建設行動成效明顯,現代農業綜合水平顯著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

——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增強

嚴守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水稻、玉米面積,合理布局并增加馬鈴薯、豆類和雜糧面積,全力種好攀糧鹽邊米。到2025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28萬畝以上,糧食產量常年穩定在9萬噸以上。

——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高質量推進“晚熟芒果、優質蠶桑、現代林業、生態養殖、綠色蔬菜五大主導產業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種好攀糧鹽邊米打響“攀畜鹽邊牌,實現攀果鹽邊強。到2025年,創建現代農業園區7個(國家級1個、省級3個、市級3個),建成省級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1個(芒果),國家級產業強鎮1個(芒果),省級產業強鎮1個(芒果或蠶桑)。

——農業農村生態建設取得新成就

農業生產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和農業水環境污染,兩減是指化肥、農藥減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糞污、農膜、農作物秸稈基本得到資源化、綜合循環再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加大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開發認證力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到2025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2%,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常年不低于90%,廢舊農膜回收率不低于85%

——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

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60%以上行政村推廣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占比達到85%,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6%以上。到2025年,創建共同富裕·和美鄉村”15個、農業主題公園2個,建成省鄉村振興先進鄉鎮2個,省鄉村振興示范村10個。

——農民群眾持續增收達到新水平

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到2025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5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2以內。集體經濟收益1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達到50%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堅持增強保障能力,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助力打造天府第二糧倉

1.推進糧食產量穩中有升。一是壓實耕地保護責任。遵守“三區三線管控規則,嚴格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全面落實田長制,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組織開展低效園地騰退、撂荒地復耕復產。二是強化惠農政策落實。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政策,切實保障種糧效益,有效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三是優化種植區域布局。在三源河流域、巖羊河流域河谷區種植稻谷、早春鮮食玉米,在中山區、中高山區種植玉米、馬鈴薯、豌豆等作物,在高山、高寒地區種植馬鈴薯、蕎麥等作物。四是示范推廣優良品種。有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任務鄉(鎮)按照不少于6畝的標準示范推廣帶狀復合種植優良品種;開展優質水稻品種示范種植推廣工作,提升主要糧食品種良種率。力爭2025年全縣主要糧食優良品種種植覆蓋率達96%以上。五是提升倉儲加工能力。管好用好桐子林鎮、漁門鎮、永興鎮3個糧庫,完成180噸政策性食用油及150噸小包裝大米儲存任務及年度輪換工作。2023年建成稻菜現代農業園區糧食加工廠,提升糧油產地加工能力。

2.夯實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一是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25年新建5.17萬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形成田網、渠網、路網協調發展格局。逐步把23.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二是實施農田水利工程。推進二灘南部供水、沙壩水庫、彪水巖水庫、水系連通水美鄉村等項目建設;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高效利用高堰溝水庫續建配套工程,統籌提高紅格鎮、新九鎮片區水資源配置水平;主動謀劃儲備抽水蓄能、漁光互補、二灘庫尾生態調節壩等綜合開發項目;有序實施永興堰、永箐堰、新坪堰、新建堰、云川堰、紅旗大堰等骨干渠堰改造提升工程。三是完成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對全縣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等土壤開展全面體檢,2023年完成土壤普查調查采樣,形成初步普查成果,2024年至2025年完成樣品檢測化驗,摸清土壤質量家底,全面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任務。

3.提升農業抵抗風險能力。一是提高監測預警能力。構建氣象災害實時監測、短臨預警和中短期預報有效銜接機制,完善預警信息發布、傳播、接收快捷高效的監測預警體系。二是優化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健全農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做好突發性重大干旱、洪澇、風雹、雪災、低溫凍害、農作物病蟲害等農業自然災害預防、應急聯合處置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工作,最大程度減少災害發生及其造成的損害。三是落實保險優惠政策。實施糧食類政策性農業保險,逐步擴大稻谷、玉米、小麥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到2025年,三大主糧保險覆蓋率達70%以上。四是科學防范病蟲災害。培育基層農技人才,提高基層綜合防治水平;優化配置智能病蟲預警監測設備,實現病蟲害監測預警智能化。到2025年,全縣病蟲總體預報準確率達70%以上,基本建成農業防災減災體系。

(二)堅持產業提質增效,緊緊扭住補鏈強鏈關鍵,拓展現代農業增值空間

1.推進晚熟芒果全產業鏈發展。一是優化種植布局。在海拔1200米以下河谷低海拔區域布局紅貴妃、椰香等早中熟品種;在海拔1200—1400米區域布局金煌、攀育一號等中晚熟品種;在海拔1400米以上區域布局凱特、銳華一號等晚熟品種。到2025年,芒果保有量凱特60%、銳華系列20%、其他品種20%二是豐富種質資源。改造提升芒果種質資源圃,完善基礎設施、規范品種展示、加大新品種研發、增加新品種數量;發揮本地龍頭企業育種優勢,推進育種基地建設;利用良種良法試驗示范項目進行芒果新品種培育。三是建設擴繁基地。由本地龍頭企業帶動,在不同海拔、不同區域選擇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優良品種擴繁和儲備基地建設,選擇集中連片芒果基地進行水肥藥一體化、新型果樹標準化種植等示范建設。四是培育芒果經營主體。持續壯大芒果產業國家級龍頭企業,新培育省級龍頭企業2—3個、市級以上示范社3—5個,成立集生產、加工、銷售、品牌打造等為一體的芒果產業聯合體1個。五是全產業鏈示范開發。構建晚熟芒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提升示范基地按標生產能力;加強芒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品質控制,打造綠色有機優質芒果;構建產加銷一體全鏈條生產經營模式,提升全產業鏈各環節數字化、標準化水平。到2025年,晚熟芒果國家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基地達1.5萬畝,力爭創建國家級芒果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2.推進優質蠶桑高質量發展。一是養蠶增量提質。完成《鹽邊縣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發布《鹽邊縣干繭收購質量標準》,規范蠶繭收購市場;實施蠶房改造、推廣使用先進養蠶設施(設備),提升蠶繭單產和質量,推動養蠶量逐步增長;引導中絲天成繅絲擴能,提升繅絲產量。二是桑果提質擴容。強化桑樹冬管與夏伐,提升農戶種植管理水平,提高桑果產量和質量;加大桑果采摘、收購、運輸、儲藏過程監管,推動速凍果、果汁、果酒、果干、果脯、花青素提取等桑果綜合利用項目落地并達產達效。三是構建蠶桑全產業鏈。加快蠶桑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推進中禾寶桑桑果加工、巴貝桑葉綜合利用、中絲天成系列合作項目等建設,引導寶桑園、四喜農業、黑金椹等現有企業拓展市場、優化品控、打造品牌,以商招商引入智慧養蠶等項目,打造蠶桑文化創意中心。到2025年,實現蠶繭產量3000噸,桑果產量15萬噸,蠶桑一二三產業綜合產值達15億元以上。

3.推進綠色蔬菜高標準生產。一是優化種植布局。以紅格鎮為核心,輻射帶動新九鎮、桐子林鎮等發展秋延后蔬菜及早春蔬菜;以國勝鄉為核心,輻射帶動漁門鎮、永興鎮等發展早春蔬菜;在紅格鎮、漁門鎮等“二半山區適度規模發展夏秋露地蔬菜;穩定惠民鎮、永興鎮、國勝鄉、漁門鎮等早春西瓜,大力推廣稻瓜輪作;在共和鄉、紅寶鄉、永興鎮等發展優質花椒。二是發展設施農業。新建或擴建蔬菜種苗繁育中心,推動標準化設施蔬菜生產,推廣集約化育苗、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綠色生態防控等新技術示范應用。鼓勵利用荒山荒坡發展設施無土栽培蔬菜。三是創新合作模式。培育形成“農產品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有機銜接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推進優質蔬菜基地現代化生產。到2025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7.2萬畝,總產量達18萬噸,建成標準化蔬菜基地5萬畝以上,蔬菜良種化率達95%、商品化率達90%,蔬菜總產值達8億元以上。

4.推進現代林業多元化發展。一是打造現代林業產業基地。建設以特色經果林、鮮切花、盆栽花卉觀葉(花)植物、苗木種苗花卉為主的低中山特色經果林區,以核桃、油茶、林下中藥材、林下養殖業、林下食用菌、森林生態旅游等產業為主的高山現代林業示范區。二是創建現代林業產業園區。在永興鎮、紅寶鄉、共和鄉、國勝鄉重點培育森林蔬菜、林下中藥材、林糧復合經營等林下生態種養產業,在桐子林鎮、紅格鎮重點培育花卉產業,在漁門鎮、惠民鎮、紅果鄉、溫泉鄉、格薩拉鄉重點培育木本油料和林下中藥材產業。三是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實施營造林(新造林、林改培和中幼林撫育)、林下種植(林下套種中藥材)、產業生態(建設木材加工廠、苗圃基地、趁鮮加工廠和產地倉等)三大板塊,種植多元化收益樹種作為長期收益來源,種植中草藥作為短中期收益來源。加快推進林草碳匯開發試點項目建設。

5.推進生態養殖穩定發展。一是穩住生豬供應。推廣標準化養殖技術,保證優良品種保持在95%以上,盤活巨星農牧15萬頭優質生豬產業化項目,申報創建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1家、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5家。二是實施種草養牛。與科研院所合作,編制《鹽邊縣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強行業技術指導;引進肉牛養殖企業,合作發展肉牛種源基地,種牛全鏈集群等項目;挖掘現有養牛企業、合作社和大戶潛力,發展適度規模化養牛;引導合作社、大戶發展能繁母牛,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模式,分鄉鎮探索養牛協會統籌區域養牛模式;實施好刈草地地力提升和高效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為發展飼草(料)種植做好示范。爭取省級飼草(料)產業基地強縣項目、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項目、山地肉牛產業集群建設項目、以草換肉鄉村振興示范項目、“糧改飼項目落地。三是發展生態漁業。發展池塘生態循環養殖,升級改造現有池塘養魚進排水、尾水處理系統等,調整養殖品種結構,推動循環水圈養高效新型養殖。發展山區流水養殖,建設以鱘魚、裂腹魚為主的生態型冷水魚養殖、冷水性魚苗基地,加大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力度,打造名優水產品繁育產業鏈。支持永生水產鱘魚產業園和長江上游攀西魚類種質資源庫建設。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殖,在永興鎮、惠民鎮等適宜區域發展“稻魚”“稻蝦”等綜合種養殖模式,提升種養殖收益。發展天然溪河流增殖,選取部分非禁捕河道試點天然溪河增殖發展特色可持續漁業,通過“村民入股+村集體經濟方式籌措資金,采取合作社(公司)+農戶多種模式推動河道+魚塘+垂釣+餐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配合市級相關部門盡快制定大水面(二灘庫區)生態漁業發展規劃,鼓勵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等對大水面(二灘庫區)生態漁業進行組織化、規模化、生態化和產業化生產經營,發展生態水產品精深加工,依托景觀資源、生態漁業設施,發展休閑漁業、體育賽事等新業態,打造“二灘湖魚品牌,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四是提升肉羊品質。積極爭取肉羊增量提質項目,培育壯大一批肉羊規模養殖場,依托優良品種,推進肉羊產業發展;培育鹽邊“紅骨羊品牌,提升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到2025年,全縣生豬存欄達到20萬頭、年出欄生豬45萬頭,牛養殖存欄量達到5萬頭,羊養殖存欄量達到40萬頭,水產品總產量0.3萬噸,年產優質魚苗3000萬尾。爭創省級現代農業園區1個(生態養魚)。

6.推進區域特色產業發展。

1)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一是實施茶樹品種改良。引進優良茶樹品種,對1.5萬畝茶葉基地實施品種改良,改造3000畝低產茶園,對1500畝插花非茶地實施連片新植。二是提升關鍵質量指標。規范茶葉種植施肥、灌溉流程,推行生物防治技術,提升茶多酚、氨基酸等關鍵指標。三是重塑茶葉品牌。對茶企進行整合,規范收購、生產、銷售環節,改變茶葉企業“小弱散亂現狀,重塑國勝茶品牌形象。四是推動茶文旅融合。完善國勝茶現代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增加制茶體驗、茶藝培訓、品茶休閑等業態,促進茶文旅融合發展。到2025年茶葉總產量200噸,產值達1億元。

2)加快優質藍莓產業發展。一是強化技術支撐。與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小漿果院士專家工作站,提供技術指導。二是拓展藍莓基地。利用成片土地發展盆栽藍莓,拓展藍莓基地規模,在桐子林鎮金河村、紅果鄉紅果村等建成300余畝大棚盆栽藍莓種植示范基地。三是示范試點推動。在紅格鎮、漁門鎮等高山地區開展藍莓糧經高效復合試種示范試點,推廣地栽、盆栽、套種等多種栽培模式,帶動農戶加入藍莓種植產業。力爭到2025年,全縣發展藍莓1500畝以上(建議刪除“

3)推進珠芽金魔芋產業發展。一是創新發展模式。成立珠芽金魔芋產業發展公司,擬定“產、學、研一體化建設方案,建設珠芽金魔芋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教學培訓示范基地和科技研發示范基地。二是出臺扶持政策。將魔芋作為重要扶持產業,研究出臺珠芽金魔芋種植推廣、種植戶扶持補助、企業招商引資扶持和企業研發配合等相關政策,清單化推動珠芽金魔芋產業發展。三是加強技術合作。支持珠芽金魔芋研發團隊申報市領軍創新團隊,申報地方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魔芋研究院,申報珠芽金魔芋全系列地方標準,實現科研示范和一代種子生產。四是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珠芽金魔芋產業深加工項目落地,開發生產健康食品、降糖食品、生物材料等魔芋系列產品。啟動“鹽邊金魔芋地理標志申報認證。到2025年發展珠芽金魔芋共3萬畝,年產5000噸魔芋精粉,開發并投建魔芋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實現產值3億元。

4)打造鹽邊大米品牌。一是抓好品種選育。選好新品種、發展優質稻,開展好新品種試驗示范和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推廣示范,提升稻米產量和質量。二是擴大規模種植。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核心區+示范區等種植模式,改變傳統分散種植方式,推進科學化、規模化種植。三是強化加工培育。統籌整合北部鄉鎮優質稻谷資源,加大對糧食加工企業培育,集中打造“惠民貢米品牌,為鹽邊羊肉米線提供優質原料支撐。四是加強營銷推廣。整合農特產品資源,開展品牌包裝設計及推廣、特色農產品宣傳推介活動,打造鹽邊大米品牌。

5)推動高海拔烤煙產業發展。發展“格薩拉+溫泉烤煙新產業帶,力爭到2025年高海拔區域規劃種植烤煙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煙葉畝均銷售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將格薩拉鄉打造成現代煙草農業產業園區、格薩拉共同富裕暨現代農文旅(烤煙)綜合體園區。

6)探索試點推廣鵪鶉養殖。一是在紅格鎮、新九鎮等鄉鎮采取群眾自愿、適度規模原則試點發展鵪鶉養殖。二是由村集體經濟、村社干部、大戶等建設鵪鶉育雛基地、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為農戶提供優質鵪鶉苗并示范帶動農戶發展。三是鼓勵農戶以土地、房屋、資金等方式入股成立鵪鶉養殖公司或合作社,創建鵪鶉養殖聯農帶農新模式。四是適時引進企業建設飼料廠、孵化場、食品加工廠等,推動鵪鶉孵化養殖、食品加工、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

7.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一是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園。以永興鎮為核心建設省、市級稻菜產業園;以紅格鎮為核心建設市級生豬種養循環產業園;以桐子林鎮、紅格鎮為核心建設國家、省、市級芒果產業園;以惠民鎮、漁門鎮為核心建設省、市級蠶桑(糧經復合)產業園;以紅格鎮為核心建設市級蔬菜(糧經復合)產業園;以國勝鄉為核心建設市級茶葉產業園;以漁門鎮為核心建設市級枇杷產業園;以共和鄉、紅寶鄉為核心建設市級核桃青花椒產業園;以格薩拉鄉為核心建設省、市級現代煙草農業產業園。二是建強園區基礎設施。加快“一品牌兩中心項目建設,推進南部標準廠房及配套用房、園區道路、漁門農產品交易中心、北部快速通道等項目,確保2023年完成園區大門、入園道路、廠址場坪等基礎呈現,2025年全面完成施工;打造紅格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完成交易中心、倉儲冷鏈設施、環境整治與配套道路建設。三是支持園區企業發展。引進魔芋、果蔬、糧食、牛肉、水果、預制菜等深加工企業和上下游相關企業落戶園區支持銳華農業芒果種質資源圃、育種基地提檔升級,提升芒果種植水平,做大芒果貿易;支持田野創新新增果汁灌裝生產線、速凍果蔬粒包裝線,擴大產能,促進產品多樣化;支持中禾寶桑做大桑葚干果、桑葚果汁原漿、桑葚深加工產品;支持天府頂珍與臺灣企業合作的果肉速凍項目,同時做大芒果、石榴等水果貿易;支持紫約藍莓擴大生產規模,探索“公司+農戶或合作社發展模式,解決土地不成規模帶來的問題;支持中絲天成、攀鄉食品、四喜農業、寶桑園、攀西良田、綠苑農業、黑金椹等農業企業做大做強核心業務。

8.推進產業支撐體系建設。一是強化農業裝備支撐。對耕地進行“小變大、短變長、陡變緩、彎直宜機化改造,引進推廣山區農機裝備,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推進山區農業機械化先行縣建設。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0%以上,農機總動力達到20.8萬千瓦,培育發展3-5家農機專業合作社提供專業化服務。二是強化科學技術支撐。完善基層農業(獸醫、植保)技術推廣體系,配齊專業技術崗位及人員;推廣農業優質高效綠色技術,創建“農業科研試驗基地+區域示范展示基地+基層農技推廣站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推廣服務模式,逐步提升縣域現代農業科技信息管理與服務水平。創建省級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到202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以上。三是強化人才隊伍保障。與國家、省、市科研院所合作,采取“專家+技術隊伍+農戶模式,實施鄉土人才培育行動,認定一批帶動能力強、有農業生產經驗、有一技之長的“土專家”“田秀才”“鄉村工匠和農村家庭能人吸引人才“上山下鄉,引進農村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加強新型農民培訓,到2025年培養新型職業農民600人。四是強化品牌支撐能力。推動特色農產品(芒果、桑葚、茶葉、蔬菜等)標準化基地建設,提升種植、加工、儲運、包裝等標準化生產水平。選擇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完成區域公共品牌認證,鼓勵生產經營主體申報培育“三品一標產品并持續用標。對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生產過程進行常態化監管,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鼓勵生產經營主體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參加農博會、農交會等各類農產品展銷會,發揮京東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園作用,利用多種渠道推介宣傳農產品品牌。

(三)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和美鄉村建設,增強鄉村發展后勁活力

1.科學完善鄉村建設機制。高質量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嚴格落實已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城鎮開發邊界線、生態保護紅線,對現有農村建筑和公共設施實施“微改造、精提升塑造山水田園與鄉村聚落相融合的空間形態。實施共同富裕?和美鄉村示范建設攻堅突破行動,建立“縣級統籌、鄉鎮負責、村為主體、村民參與、國企扶持、風險兜底利益聯結機制,逐步形成產業培育、政策扶持、國資退出有效機制,因地制宜探索以輕投入、微改造為特點的具有原鄉生態特色的鹽邊鄉村建設新模式。重點以紅格鎮聯合村等為試點突破,帶動形成一批產業興、人文美、鄉風純、萬家和的共同富裕·和美鄉村

2.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充分發揮鄉村發展公司引領作用,持續強化項目扶持推動,健全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機制、收益分配機制,深化集體經濟部門包村和村企結對制度,擇優將發展前景好、實施可行性高、群眾參與度高的項目納入中省和市級扶持,增強農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村產業多元化發展。

3.持續改善農村環境。一是完善基 礎配套設施。有序實施農村道路提升改造和安全隱患治理,探索農村道路常態化養護機制,加快完善城鄉客運網絡,全面提升農村路網互聯互通和安全管護水平。推進骨干水源工程、提引水工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等項目建設,加強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提高農村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推動光纖寬帶、5G網絡向農村地區深度覆蓋,完善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全面促進農產品貿易流通。二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老有所養提升行動,加強養老場所文化建設,創新開展文藝活動,提高文明養老水平,探索農村社會化養老服務新模式。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積極探索幼兒園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加強鄉村兩級醫療衛生、醫療保障服務能力建設,提升生育醫療保障和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多渠道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三是開展農村環境風貌整治。落實《鹽邊縣農村新建住房風貌管控八條措施》,優化農村建房圖集,實施農房風貌專項整治,持續改善提升農房風貌。鞏固“三大革命整治成果,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善生活垃圾收運及農村污水治理體系,加快推進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積極推進農村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推進農業綠色安全生產,實施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等地力培肥措施,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規范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4.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以服務業發展年為統攬,聚焦“紅格一座城、二灘一湖水、北部一片山、鹽邊一桌菜核心資源,充分發揮鹽邊陽光氣候、鮮花水果、地方美食的特點,做足二灘山、水、湖文章,因地制宜實施沿湖開發,開發水上運動、極限運動、游艇觀光、休閑垂釣等項目,有序引導特色餐飲、主題民宿、休閑農業、非遺體驗等業態,大力實施鄉村民宿和露營旅拍攻堅突破行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野趣溫泉、鄉野田園、采摘體驗、帳篷營地等網紅打卡點,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5.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實施“黨建領航共富同行全域提升工程,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打造政治引領、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大笮黨建興鹽先鋒特色黨建品牌,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大力弘揚新時代鹽邊精神,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和高價彩禮整治,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持續開展八五普法,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行遵法評理會,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切實做好矛盾糾紛風險排查疏導和遺留問題化解,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開展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鄉村治理試點工作。

(四)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持續健全生產經營體系,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1.拓展農民收入增長渠道。鼓勵和引導農民開展電商銷售,激發技術人才、小微創業者、高素質農民等重點群體增收潛力,扶持吸納農村勞動力的企業,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探索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完成入市摸底調查、開展規劃編制、搭建交易平臺、完善配套政策等,提升集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釋放土地紅利,提高農民財產性收入;優化完善生態補償基金、生態稅反哺補償、生態轉移支付等補償方式,增強農民轉移性收入。用好“大笮雄鷹、若水春風教育勵志幫扶基金,建立慈善超市,助殘濟困、養老助學,探索具有鹽邊特色的三次分配機制,不斷縮小收入差距,加快構建橄欖型社會結構。

2.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一是扶持培育家庭農場。通過優化土地流轉體系、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范圍、加強社會化服務等支持家庭農場做大做強。到2025年,力爭實現每個村民小組有家庭農場,每個行政村有縣級以上示范場,每個鄉鎮有市級以上示范場,新培育家庭農場50家以上,培育申報省級示范家庭農場5家。二是提升農民專合社質量。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強、做精,構建農民專合社有效帶動農戶和連接市場的組織體系。到2025年,組建3個產業聯合社,培育國家級專業合作社1家、省級專業合作社3家。三是做強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強五大產業龍頭企業,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向現代農業園區集聚,支持重點龍頭企業承擔國家和地方科技項目。

3.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一是建強供銷社流通服務網絡。爭取省供銷社支持建設鄉鎮級為農服務中心,創建基層示范社,優化為農綜合服務站,健全供銷為農服務體系;對接省、市供銷社資源,爭取冷鏈倉儲、分揀加工、批發交易、物流配送供銷商貿綜合體項目,引入供銷系統與縣域內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交易中心等以多種方式合作。二是提升供銷社為農服務能力。發揮供銷社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加強農資價格監測,嚴把農資質量關口,加大綠色高效環保優質農資生產、采購、供應力度;強化對小農戶在農資、農技、農機方面需求服務,延伸農業社會化服務鏈;積極對接“四川消費幫扶網”“832平臺”“政采云等,拓寬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支持供銷社參與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推動供銷社與縣域內農村電商、快遞物流體系有效銜接,發揮綜合服務功能。三是完善供銷社綜合合作機制。健全供銷社聯農帶農機制,推進供銷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三社聯合發展;推進縣級供銷社與基層供銷社一體化發展,探索縣級供銷社對基層供銷社資產統籌運營;發揮供銷社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的引領示范作用,開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與金融機構對接,以供應鏈金融為基礎,以平臺化運營為手段,推動農資供應鏈交易系統建設。積極爭取省社綜合改革整縣推進試點項目。

(五)堅持穩固基層基礎,全面落實常態幫扶機制,推動鞏固銜接再上臺階

一是鞏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緊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兜底保障等重點領域,確保問題及時發現、快速處置、動態清零。二是深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全面落實網格化監測和部門篩查預警機制,緊盯“三類重點人群和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等重點區域,對符合條件的農戶及時納入監測對象并開展幫扶,做到應納盡納、應消盡消。三是抓好脫貧群眾持續增收。發揮銜接資金作用,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發展。加強就業技能培訓,通過開拓公益性崗位,采取以工代賑等吸納更多脫貧人口就業。大力實施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美好生活突破行動,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扶持困難群眾的保險業務,強化社會救助及“低保兜底保障功能,有效降低低收入家庭返貧致貧風險。到2025年,全縣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農民平均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扎實推進農業農村和鄉村振興機構改革相關工作,強化統籌協調,形成上下聯動,鄉(鎮)和村(社區)具體落實的工作格局。各責任單位和責任鄉鎮要圍繞總體目標,細化分解重點工作任務,倒排工期,制定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明確職責、細化措施,把行動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強化投入保障。健全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實現縣級財政支農投入逐年增長。建立鄉村振興基金,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探索投貸債結合方式、推動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更好滿足鄉村振興多樣化金融需求。

(三)深化依法治理。全面完成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任務,著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加大農資質量、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動植物疫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江禁漁、農機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的執法力度。加大各類涉農案件查處力度,依法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四)動員社會參與調動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各類群團組織作用,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工作格局。引導企業到農村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種養業,鼓勵科研院校、大型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和離退休干部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五)健全考核機制完善方案實施監測評估機制,加強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全過程管理。建立健全跟蹤考核機制,把行動方案實施情況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壓實責任,對責任不落實、推進不力、影響進度的予以嚴肅問責。

審核: 劉震   責任編輯: 李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