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發布時間:2019-06-13 來源:鹽邊縣少數民族志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鹽邊苗族分青苗和白苗。青苗又稱鴉雀苗。白苗又稱花花苗和梳梳苗。他們主要的聚居區是紅寶苗族鄉,新坪鄉的大花地村,原龍勝彝族鄉的東瓜坪村。在永興、漁門、國勝、惠民等鄉也有散居的。1952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縣有苗族1260人。1964年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有苗族1307人。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有苗族1994人。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有苗族2346人(其中男性1194人,女性1152人)。紅寶苗族鄉的苗族1038人,占全縣苗族人口將近一半。
苗族居住的地方,一般在海拔二千米上下的山區。他們無論聚居或散居,都能和漢族或其他少數民族和平相處。
鹽邊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在清道光年的《鹽源縣志》和民國初年的《鹽邊廳志》都有苗族的記載。但他們具體在何時遷來鹽邊,雖無文字可考;而他們的口頭卻在一代一代流傳。
據苗族的老人們傳說,他們的祖先原在貴州,明洪武九年從遵義的狗木干遷來鹽邊。遷來的原因是“長毛作亂”(太平天國戰爭)。據說,遷來時有陶、侯、熊、李、張五姓,他們之間又發生械斗,九所土司趁機向苗族進攻,把苗族打敗。這就是鹽邊苗族一直被畢苴蘆土司統治的原故。
苗族人又一傳說,他們從貴州遷來鹽邊的祖先是五弟兄。途中老大背口糧,老二背農具,老三背種子,老四背經書,老五背佛祖塑像。在過金沙江時,渡船翻了,老四、老五喪了命,他倆背的經書和佛祖塑像也被水沖走了;老三回貴州去報信,一去就沒有回來;只有老大和老二來到鹽邊,定居紅寶。便傳下來青苗和白苗。因此,鹽邊苗族沒有文字,沒有佛祖塑像。
又傳說,苗族遷來鹽邊紅寶時,當地還住有擺夷(傣族)人。擺夷人只會打獵,不會種糧食。苗族人用自己帶來的種子種上莊稼,并教會了擺夷人耕種。有一年紅寶大旱,擺夷人的田里顆粒無收,苗族人的莊稼卻長得很好。于是,擺夷人便認為,佛祖只保佑苗族,不保佑擺夷人,紅寶這地方不能再住,便搬家走了。以后,紅寶便只有苗族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