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丨溫泉彝族鄉:理論宣講走村入戶 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發布時間:2024-06-25 來源: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近年來,溫泉彝族鄉圍繞實踐科學理論、宣講黨的政策,講述脫貧攻堅給溫泉鄉帶來的巨大變遷,不斷充實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內容,積極打造“溫心話”理論宣講品牌。通過前移宣講陣地、建設宣講隊伍、豐富宣講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可知、可感,不斷教育引導群眾杜絕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真正實現以“鄉音”傳“黨音”。
聚焦宣傳末梢,前移宣講陣地
圍繞農村地區群眾居住分散的現象,溫泉彝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前移宣講陣地,由“把群眾請上來”在所站宣講,調整為“讓隊伍走下去”到群眾身邊,讓黨的精神和創新理論,第一時間直達黨支部、黨小組。通過“大樹下的宣講”“田埂上的宣講”,用“拉家常”的方式,為群眾講明白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論述,讓理論宣講通俗化。
聚焦宣傳資源,建設宣講隊伍
為解決基層宣講隊伍人才不足的問題,在所長、副所長帶頭講的基礎上,著重組建“第一書記宣講隊”。宣講隊成員結合工作實際和個人感悟,把生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可知可感的身邊小事。“第一書記宣講隊”在將科學的理論帶到基層的同時,也把宣講“接力棒”一屆一屆傳下去,帶動培養更多熟知理論、熟悉農村的宣講人才,打造“能宣講、會宣講”的理論宣講隊伍。
聚焦宣傳實效,豐富宣講形式
為讓宣講“宣”出特色,“講”到實處,通過“黨建+”、“文明實踐+”、情景宣講等形式的“微宣講”,推進理論大眾化。結合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數說農村居住環境、農民人均收入前后變化,充分展示在黨的領導下鄉村建設、生活環境、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民生活水平等發生的巨大變遷。挖掘村民中的“家風小故事”,讓群眾深刻理解家風、鄉風文明的重要性,自覺破除陳規陋習,遵行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同時因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溝通受限,宣講隊為宣講干部配備彝語“翻譯”,使用彝語、漢語“雙語”模式,真正讓群眾聽得懂語言、聽明白內容。
接地氣、暖民心的“溫心話”,一傳十、十傳百,吸引返鄉黨員、家族長輩陸續加入宣講隊,構筑起少數民族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同心圓”。目前溫泉彝族鄉各類型宣講隊已擴大到30支,全覆蓋5個行政村,依托宣講隊建立30個移風易俗接待點,構建起“支部+家族+遵法評理會”的文明實踐模式,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
現在溫泉彝族鄉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電子禮炮替代了鞭炮、桌椅板凳替代席地而坐、家常小菜替代宰牛殺羊,文明鄉風吹進了彝鄉的家家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