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門鎮漁門社區率先開展尊法評理試點工作
發布時間:2017-09-22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9月19日下午,漁門社區在開展尊法評理員培訓會后,立即開展了實戰調解,成功調處了一件居民之間的土地爭議糾紛。“老社長說得在理,我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回去就把土地還給譚家。”糾紛當時人嚴鳳友在糾紛調解成功后信服地說道。而讓他服氣的正是社區才聘用的尊法評理員劉凡兵。
年過花甲的劉凡兵曾擔任過原社區上桑園組組長,這次土地爭議糾紛的兩戶人正是其原來居民小組的居民,因為熟悉情況,又在當地有威望,在參與調解過程中,通過尊法評理員劉凡兵幫助當事人有理有據地分清是非,明確了土地使用權屬和界限等。使首次把尊法評理融入人民調解的試點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
一、背景
漁門鎮地處攀枝花市鹽邊縣中北部,是縣域中北部片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自建鎮以來,漁門鎮所轄范圍內,因人口多、土地少,移民后靠安置遺留問題多等原因,導致群眾間糾紛不斷,矛盾復雜,據2016年至今不完全統計,涉及群眾糾紛就高達1254件,村(社區)、鎮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調解工作呈現出調查問題復雜、當事人不懂法不講理、糾紛化解時間長等實際困難。為進一步創新和改進我鎮人民調解工作,2017年8月按照縣司法局要求,漁門社區啟動道德評理試點工作,嘗試將尊法評理融入人民調解工作建設。
二、做法
一是加強領導,迅速安排部署。鎮黨委政府將尊法評理納入依法治縣重點工作來抓,根據分工,迅速成立領導小組,由黨委副書記、鎮長擔任組長,分管黨委副書記和副鎮長為副組長,鎮司法所、鎮綜治辦、社區黨支部、幫村(社區)工作組等相關負責同志作為成員共同參與管理,同時,研究制定《關于在人民調解中進一步發揮尊法評理解決矛盾糾紛的試點方案》,對試點工作進行安排分工,要求相關部門按時間節點共同完成進度。
二是精挑細選,合理配備成員。由社區黨支部牽頭,對轄區內為人正直、威信較高、說理能力強、辦事公道的老黨員、老干部、居民代表進行篩選,做到按類別、劃區域、跨領域、分男女,對尊法評理會的成員結構進行優化。聘用的9名成員平均年齡62歲,其中:黨員5人,群眾4人;彝族1人,女同志2人,職業涉及退休干部、教師、醫生、個體工商戶等。成員普遍素質較高,有文化水平,或多或少都參與過糾紛調解,有一定的經驗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具備成為尊法評理員的基本條件。
三是現場教學,強化實踐操作。組織開展尊法評理員培訓會,安排社區調解員和評理員一起培訓。鎮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做動員講話,強調認識到位、工作負責、評判公正。鎮司法所負責同志向學員講解《人民調解法》要點,并就如何將調委會的主導作用與評理會的第三方作用融合做了詳細地闡述。培訓后立即上崗,對一場現實糾紛進行了調解評理,通過“理論學習+實際操作+現場觀摩+互動交流”的方式,讓評理員深刻理解了尊法評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也熟悉了尊法評理的工作流程,為規范開展尊法評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啟示
在前期試點工作的開展中,漁門鎮漁門社區尊法評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需不斷探索和完善其制度建設和規范運行機制,現就值得在工作推進中思考和借鑒的地方,提出以下幾點啟示:
一是要突出第三方的公正性。尊法評理會是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創新開展居民自治的一種嘗試,是解決矛盾糾紛的第三方介入。因此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社區尊法評理會的機構、人員設置不能重疊,否則體現不出公正性。而在開展工作時,調解員和評理員要各司其職,不應出現由評理員代替調解員完成調解的情況,因此在制度中要進一步細化評理員的工作職責。
二是要加強道德和法律的互補性。評理員身份的特殊性,使其能夠通過自身的德高望重和傳遞出的正能量,讓一些法律法規、村規民約難以解決的問題能夠得到妥善化解。因此在聘用尊法評理會成員時,一定要優先考慮其自身的道德品質以及在當地的影響力。此外,尊法評理首先要尊法然后才是評理,不能脫離法治的軌道。因此要加強評理員的法律法規培訓,使其具備評理案件所需的相關法律知識基礎,否則無法做到在調解中以案釋法,在評理中以事講法。
三是要探索尊法評理制度的長效性。試點要得到推廣必須要有完善的制度性和普遍的適用性。下一步,漁門社區將細化完善《漁門社區尊法評理會工作制度》,做到制度、機構人員上墻,規范運行操作。同時,探索建立激勵和考核的機制,讓尊法評理發揮真正作用,為下一步在全縣推廣尊法評理提供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