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機遇 打破漁門交通瓶頸
發布時間:2018-05-28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5月28日上午,漁門鎮組織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圍繞進一步深化改革,就“如何把握機遇、縱深推進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農村道路建設,打破漁門交通瓶頸”進行專題大討論。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漁門鎮交通發展滯后,成為制約漁門,乃至整個北部地區的發展的瓶頸,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底數不清,無論是干部職工還是人民群眾,對于全鎮交通道路的大數據掌握不清,無法做出切實可行的規劃決策;二是資金不足、項目不足,不能及時推進村(社)道路建設;三是觀念守舊、人心不齊,農戶、村(社)干部對爭取道路建設資金和項目不夠積極主動。對破解當前交通瓶頸,漁門領導干部職工進行了積極探討。現將領導干部討論發言簡要摘登如下。
安德元(鎮人大主席):交通的滯后制約了鎮經濟發展,要打破現如今的交通瓶頸,一是要明確、抓好全鎮中心工作定位,圍繞中心工作定位,開展其他工作,依規強化集鎮治理、加強綠色產業建設,才能實現拓寬一條康養路、盤活二灘一湖水;二是在S216省道、環湖路建設方面,要摸清底數,拿出規劃,積極爭取各項資金,統籌使用,逐步完善;三是要加強道路管理,干部、群眾要增強意識,提高村(社)干部對道路管護管理能力。
郭莉薇(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首先我們必須辯證的來審視,到底是交通阻礙了我們的發展?還是發展的不充分導致了交通的“腸梗阻”?漁門的發展和定位是真正打破交通瓶頸的內生動力,做精農業、做大產業是掀起新一波建路狂潮的重要抓手,在時不我待的發展勢頭中,我們要學會“卡位”和“定位”并舉,打出漁門獨具特色的醫療衛生、物資集散、金融旅游等功能“名片”,發揮蠶桑產業優勢,延長“果葉繭”產業鏈條,形成與永興、惠民、國勝等鄉鎮抱團發展的“大蠶桑”格局。其次我們要摸清家底,削減腦袋做好項目包裝、爭取和整合。交通瓶頸問題的破解,關鍵還要解決人心的問題,只有匯聚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激活細胞,全員參與,才能真正為全縣綠色崛起貢獻漁門力量。
劉 洋(鎮黨委副書記):發展交通一要在觀念方面,思想超前,規劃先行。要將“康養+旅游” “康養+農業”結合起來,在下一步發展農村旅游經濟的方向下,規劃村級道路,合理布局,逐步實現;二要在操作方面,主動作為,做大集體經濟。通過村上自籌資金,克服“等靠要”思想,讓村干部、村民發揮內生動力,以農村經濟反哺農村交通發展。三要在落實方面,突出重點,攻堅克難。將我鎮的交通難題梳理出來,突出主要矛盾和近期目標,今年著手解決一件重點難題,采用分步走的方式,破解交通瓶頸。
楊德順(副鎮長):我對四條路進行了思考,一是村道路,在道路管護上村(社)思想重視不夠,村“兩委”管理落后;二是社道路,依然是村(社)重視不夠,村支“兩委”不積極主動爭取資金、項目或是爭取到了資金,卻不積極投入建設施工。在基礎設施、道路建設方面,基層村支“兩委”,非常關鍵,需要更新觀念、解放思想;三是聯戶路,老百姓存在思想落后,要多宣傳、多動員;四是產業路,我鎮產業路多數是農戶自己修成,多屬違章違規,所以政府要有規劃,要加強引導農戶、村支“兩委”怎么去修路、怎么修好路。
楊玉奇(副鎮長):一是要有底數,要做好我鎮交通現狀各方面統計工作,要做細、做好,每條道路的情況要明確,匯總;二是要把握機遇,借攀-鹽高速的打造建設之機,考慮靈活營運“水路”;三是要打破瓶頸,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做好內功,加強修路宣傳,重視老百姓的觀念轉變引導工作。
沙德清(綜治辦副主任):首先,經濟發展與交通、水、點密切相關,S216省道、環湖路、高速路由市、縣統籌,我們要做的是要積極支持工作;而對于漁門鎮境內交通,要做到底數清,數量明。最重要的是要將村(社)之間、鄉(鎮)之間的道路列入重點打造,其次才是產業道路。對于偏遠的村(社),政府要為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結合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抓好村(社)道路建設。
李靈敏(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農村道路建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摸清底數,做到底數清、數量明;其次是要做好項目儲備,并做好已有項目如“一事一議”、“兩資項目”等;再者是要發揮好村(社)干部爭取對接資源的主動性、積極性,做好借力發展的準備;最后是要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建設期間,提前做好鎮級重點規劃,提前謀劃鎮級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