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拉生態旅游區丨康養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富”與“護”
發布時間:2020-10-10 來源:鹽邊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對相對貧困的邊遠民族地區而言,有路之后,如何在“富”與“護”之間,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結合點,卻是一個很少人關注的問題。
在邊遠的鹽邊縣格薩拉彝族鄉,對于這個問題,卻在幾年的發展探索中,通過鄉黨委、政府創新的“路長制”推行,在格薩拉生態旅游區及全鄉 6 個村確定并執行了“要富就要護,有護才有富”的理念和路徑。
9 月 6 日周末,家住大灣村克拉組的村民沙哈卜,一手牽馬一手拿著竹制的笤帚慢悠悠地出了門,這樣的出門“裝備”,他已經保持一年多的時間了。
沙哈卜是格薩拉生態旅游區里的牽馬人,最近幾年,鹽邊縣按照市里的康養產業布局,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推進中,加快格薩拉生態旅游區的全方位立體發展中,著力構建景區與當地村民的發展利益共同體,因地制宜就近安排以脫貧戶為主的村民在景區從事旅游馬匹租賃、餐飲服務等,景區里的村民紛紛端起了資源碗,吃上了旅游飯,沙哈卜就是其中之一,像他這樣的牽馬人在格薩拉景區有 50 余人。
從家里到景區核心區高山牧場,僅 6 公里路,沙哈卜卻要走 2 個多小時,路上只要有一個眼睛能看見的石子,他都要用隨身帶著的掃帚掃掉。他告訴記者,現在格薩拉到處都是硬化的道路,景區的道路更是四通八達,但是路上不能有石子,不然車子、馬匹經過,輪胎一壓、蹄子一踩,容易出現一個小坑,清掃不及時,小坑就會變成大坑。
從景區牽馬人到義務護路人,沙哈卜是從村里執行鄉上的“路長制”開始的,景區、村里都要求定期清掃路面、維護路面,于是每天扛著竹掃帚出門,成了他每天重要的工作之一,“大道理,我不會講,但國家修路花了那么多錢,就是為了我們能夠靠路掙錢吃飯,所以要珍惜。”
這樣質樸的理解,是緣于沙哈卜對自己一家人生活越變越好的真實感受,這幾年,他在景區牽馬,一年有一萬元以上的收入,他和老伴定期領取國家補助,每人每個月有固定的醫保、養老金,大兒子在村里當干部,二兒子在鄰縣的政府部門工作,他感覺生活有幸福感。
和沙哈卜一樣,家住大灣村雙湖組的沙發嘎也是景區牽馬人里的義務護路人,這位昔日的貧困戶,因為身體原因享受到了政府的低保政策,景區牽馬的收入加上家里的種養殖足以讓一家人過上穩定、富足的生活。日子好了,心情就好,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體面,每天牽馬去景區,即使是掃地,他都穿戴整齊。
9 月 6 日上午 9 點過,從家里通往景區的村道上,戴著鴨舌帽、穿著挺括外套的沙發嘎用掃帚清掃著路面,最近汛期,景區路上的小石子多,不及時清掃容易被過往車輛損壞路面。“現在鄉上、景區的活動多,外面的客人來得多,把路掃干凈了,大家看起舒服,走起也舒服。”沙發嘎告訴記者,就在 8 月 8 日,鄉政府舉辦了首屆羊奶果火把節,當天,騎馬的游客不斷, 20 元錢圍著賽馬場跑一圈,他生意好得很,忙都忙不過來,一天掙了 720 元。
近年來,格薩拉彝族鄉新建村道硬化路 43 公里,新建產業路 16.28 公里,加上景區道路及 S216 省道,全鄉已形成約 200 公里的路網,作為第一個在全縣推行“路長制”的鄉鎮,該鄉黨委、政府以固定機制、擴大隊伍為抓手,大力在全鄉營造“如果護不好路,發展就邁不開步”的氛圍,成立了鄉黨、政主要領導為一級路長,分管領導為二級路長,村支兩委為三級路長的“路長制”工作架構,在 6 個村發展起了由村民小組長、網格員、公益性崗位組成的 200 余人路管員隊伍,定期進行路面環境整治、道路安全勸導,像沙哈卜、沙發嘎這樣自發參與的群眾護路隊伍已達 1000 余人。